[研报PDF] 通信行业动态跟踪: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颁布,推动算力网络建设

>>查看PDF原文

  核心观点

  27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,规划指出,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。《规划》明确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是数字中国“两大基础”。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,即要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,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,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,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;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,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,引导通用数据中心、超算中心、智能计算中心、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;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,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基本形成横向打通、纵向贯通、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,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;到2035年,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,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,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。

  规划强调算力设施布局的优化以及算力间的协同联动,即算力网络的建设。

  (1)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:由于东部承载大量算力需求但土地、能源等资源有限,因此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规划了8大算力枢纽节点和10大数据中心集群,旨在将东部需求有序引导至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,缓解东部运算压力及能耗需求。(2)算力协同联动:随着数据中心、算力中心逐渐遍布全国,对算力传输速率、资源利用率、丢包率等网络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所说,算力中心建设存在“烟囱化”现象,一些算力中心利用率只有10%。另外,过载导致的丢包又会造成数据重传,将极大影响计算和存储的效率,比如在RoCE网络中,0.1%的丢包率就会导致50%的算力下降,造成服务器CPU资源的严重浪费,成为算力提升的瓶颈。

  算力网络的构建,网络侧至关重要。算力网络是一种根据业务需求,在云、网、边之间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计算资源、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基础设施。为满足远距离传输、大通量传输、高即时性传输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,算力网络需要具备大带宽、低时延、可调配的能力。因此,要实现高品质算力网络,运营商需要建设一张具备确定性能力的基础网络。

 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

  国内总体规划算力网络,将拉动算力相关的网络建设投入,建议关注以下细分领域及标的:

  1)算网运营及建设:中国电信(601728,未评级)、中国电信(00728,未评级)、中国移动(600941,买入)、中国移动(00941,买入)、中国联通(600050,未评级)、中国联通(00762,未评级)。

  2)国内IDC:美利云(000815,未评级)、奥飞数据(300738,未评级)、光环新网(300383,未评级)、宝信软件(600845,买入)、万国数据(GDS.O,未评级)、万国数据-SW(09698,未评级)。

  3)光模块:中际旭创(300308,买入)、天孚通信(300394,买入)、新易盛(300502,未评级)、剑桥科技(603083,未评级)。

  4)网络设备:中兴通讯(000063,买入)、锐捷网络(301165,未评级)。

  风险提示

  算力网络建设进度不及预期,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,算力需求增长不及预期。

>>查看PDF原文

关于作者:

交易自己的交易,制定自己的交易。